福建符号经文保专家初步判断

2025-07-19 12:04:01来源:分类:百科

福建面积最大符号最多的史前岩刻“现身”三明

东南网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江月兰 文/图) 近日,三明市文物普查队在明溪县瀚仙镇坪地村西岩发现了一处史前岩刻遗迹。福建符号经文保专家初步判断,面积该处岩刻是最大最多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面积最大、符号最多的前岩史前岩刻。

在一块面积260余平方米的刻明岩石上,雕刻着120余幅大小不一的现身图案,有的福建符号形如鱼,有的面积似北斗,有的最大最多像太阳。其中,前岩最大的刻明图案尺寸为460毫米×270毫米,最小的现身则为130毫米×110毫米。同时,福建符号这块石头上还发现凿有500余个柱洞,面积最大的直径约90毫米,深度达到55毫米。

“西岩村有村民在闲聊中说,小时候在村子对面的山头上曾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很多图案,但没人认得是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文物普查队到现场勘察,果然有所发现。”明溪南山遗址保护与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冬永介绍说。

三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余生富现场考察后介绍说,三明地区已发现三元区增坊摩崖岩刻和明溪紫云岩刻,加上本次发现,三处遗迹所凿刻的符号、线条和大小不一的凿洞极其相似。如一圈一点或一圈一点下面一线条,初步推断象征着日月星辰或星象,可能与祭祀有关。还有一些由曲线和横线组成的图案较为复杂,可能与生殖崇拜有关。

据初步考证,此次发现的岩刻的时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距今约4000年至3500年。这些岩刻与台湾高雄市万头兰山中的孤巴察峨石刻在图案上存在高度相似性,这可能为研究闽台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实证,或为揭示闽台两地古代社会的联系和交流提供重要线索。

由于年代久远,该岩刻部分区域风化严重,一些图案已难以辨认,亟待加强保护。“我们暂时采取用深色塑料布遮挡和原土覆盖等方式,减少日晒雨淋和风化对岩刻的损伤。”陈冬永说。

更多资讯请点击:百科

推荐资讯

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启动,行业资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昨天2月12日)启动,8个督察组将分赴31个省区市进行督查。督查要点包括,一是《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

汉阴:延长蚕桑产业链 带动群众增收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汉阴县聚焦蚕桑产业,通过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蚕桑全产业链发展,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带动群众增收。汉阴融媒记者 刘东:我现在在陕西一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

汉阴责任督学进校园 督导安全促提升

连日来,汉阴县各督学责任区组织责任督学对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校园足球等工作开展“全覆盖”入校现场摸排、督导,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守牢安全底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