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投产的京东进展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8月22日初次向媒体公开。京东方集团副总裁、柔发企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程向第1财经记者透露,性AD新下半京东方下半年会出货瀑布屏、年瀑折叠屏、布屏盲孔屏(屏下摄像头)等柔性AMOLED手机屏。折叠
今年年初,屏盲屏齐三星、孔屏华为发布折叠手机,业新曾引发折叠手机和柔性AMOLED屏的京东进展热潮。不过,柔发企后来由于产品工艺尚需进一步完善等因素,性AD新下半折叠手机正式上市的年瀑时间有所推迟。
常程介绍说,布屏与去年投产的折叠京东方成都6代柔性AMOLED线相比,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项目的投入资金额也是465亿元,但绵阳工厂的技术更先进,把触控功能直接做到柔性AMOLED手机屏上,而成都工厂也在改造,到明年一季度也可以生产带触控功能的柔性AMOLED手机屏。
事实上,京东方在重庆还正在建设另一条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三条6代柔性AMOLED线集中在大西南,是希望在当地形成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由于柔性AMOLED手机屏很轻薄,因此通过空运直接批量送至手机组装厂,物流成本并不高,而大西南为面板厂提供了便宜的电力等资源。
柔性AMOLED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常程说,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整体面板出货量16亿片,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16.3亿片,年增幅仅为0.3%;其中,柔性面板的出货量将从2018年的1.59亿片,增长至2026年的4.81亿片,年复合增长率约15%,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手机面板的整体市场。
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规划每月生产4.8万张1850mmX1500mm的玻璃基板,目前一期每月生产1.6万张基板正在进行产能爬坡。按每张基板可以切割190个6.47英寸的模组计算,也就是说一期达产后每月可以供应约300万个6.47英寸的柔性AMOLED手机屏(含模组)。
第1财经记者在参观工厂时了解到,柔性AMOLED屏的生产工艺复杂、精度要求很高。需经过玻璃基板上电路制作、OLED农业生产体系材料蒸镀、触控工艺、柔性基底与玻璃基板剥离、加上上下保护膜、模组工艺等多个流程和工序,全程都是设备自动化生产。京东方成都6代柔性AMOLED线的产品良率已达70%以上,绵阳6代线已经量产水滴柔性屏、良率还在提升中。
目前,三星、京东方是大部分国家规模量产柔性AMOLED手机屏的企业。近日有传闻称,苹果为新款iPhone测试京东方柔性屏,并将在年底前决定是否将其用于新款iPhone,如果京东方获得苹果订单,将改变三星单家供应的局面。对此传闻,京东方没有做出正规回应。
华为Mate 20现已批量应用京东方的柔性AMOLED屏,中兴努比亚的新款手机也将采用京东方的柔性AMOLED屏。而目前的柔性AMOLED手机屏,还只是固定曲率,向两边稍微弯折。
谈及柔性AMOLED未来的技术趋势,常程说,首先是一体屏,从水滴屏,发展到屏下摄像头,绵阳工厂下半年将可以出货带屏下摄像头的柔性AMOLED手机屏,今后屏下指纹识别、屏幕发声等功能也都会集合到柔性AMOLED手机屏上。同时,触控的功能也会集成,使柔性AMOLED屏更薄。
另一个方向是折叠屏,折叠屏的技术已经成熟,可以外弯或内弯,2020-2021年将会出现U形折叠屏,到2022-2023年甚至会出现Z形折叠屏。常程透露,继刘海屏、水滴屏之后,未来京东方还会推出瀑布屏、折叠屏、盲孔屏,今年9、10、11月新产品上市。他预计,将有折叠手机在今年圣诞节上市,“今年是折叠产品元年,明年会小爆发,两三年后将迎来真实的爆发期”。
除了京东方,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等中国大陆面板厂也在积较投入资金建设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如华星光电6代线今年四季度将投产,深天马刚宣布将在厦门新建一条6代线。随着多条柔性AMOLED生产线的建设与陆续投产,国内柔性AMOLED面板将出现阶段性的产能供应小高潮。
2025-07-18 21:50846人浏览
2025-07-18 20:582706人浏览
2025-07-18 20:52698人浏览
2025-07-18 20:082015人浏览
2025-07-18 19:132816人浏览
2025-07-18 19:081042人浏览
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门属于消防器材设备类产品,是建筑中使用较多的防火隔离产品,很多消费者及单位是偶尔需要采购一次,对产品秉性及要点不太熟悉,而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门又不同于其他消防器材产品,它
近日,汉阴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表扬信,一位患者特意向检验科2号窗口抽血的工作人员成晓莉表达了衷心的感谢与赞扬。该患者在检验科窗口抽血时,对窗口工作人员成晓莉的热情服务和精湛技术印象颇深,于
(资料图片)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26日在北京开幕,不少外资企业参加论坛,并好看中国发展机遇。受邀出席论坛的毕马威负责人表示,中国正在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坚持与世